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doc
山东省2014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2014.6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1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体现出供奉、祭祀祖先的观念源远流长,这种观念源自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明清时期加强皇权措施的是 A.废丞相 B.设内阁 C.设军机处 D.设行省 3.下列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右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信息,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5.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C.促进了近代中国民主化的进程D.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6.“绂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出自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7.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体现了罗马人的 A.公平理念 B.尚武精神 C.仁政意识 D.法治精神 8.某同学设计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英国“光荣革命” B.共产党宣言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是 A.全球化 B.多极化 C.两极化 D.一体化 10.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A.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B.大规模简单协作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大规模分工合作 11.下而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迈出的第一步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和开放浦东 14.为应对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政府 A.实施罗斯福新政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成立世界银行 D.实行马歇尔计划 15.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A.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多种所有制并存 16.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古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是在 A.战国 B.秦朝C.西汉 D.明朝 17.某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 D.新青年 18.建国初期,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问技术的垄断,中国政府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B.发展“两弹一星” C.研制巨型计算机 D.参与人类基因研究 19.“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20.卢梭阐述“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思想的著作是 A.九十五条论纲 B.论法的精神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社会契约论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第Ⅱ卷(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1I卷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2.第1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21.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两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影响。(6分) 材料二 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 内容 徐寺约 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张岂之 它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8分) 材料三 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进入民主化之路的。当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时,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并在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片汪洋中独辟蹊径,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使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约束。 纪之景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3)材料三中“全新的政治体制”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种体制是如何确立的。(6分) 22.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航海活动简表 时间 14871488年 1492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人物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航线 西欧好望角 西欧美洲 西欧印度 环球航行 材料二 历史学家往往会杜撰出名言警句来表示历史的运动或潮流。例如,“工业革命”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 查尔斯辛格技术史 材料三 下列图片是两个国际组织的标识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概括指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在动力、交通和电讯方面的重大科技成就。(6分) (3)材料三中的国际组织分别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图二反映的趋势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23.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备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越的理论贡 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 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后“与时俱进”的举措及影响。(8分) 材料二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具体事例。(6分) 材料三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3)材料三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属于哪一重大理论成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山东省2014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C D C D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A C C B B A D 第Ⅱ卷(每题20分,共60分) 21. (1)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4分) 影响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匡I家统一;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2)制度科举制。(2分) 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或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6分,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3)体制君主立宪制度。(2分) 确立发动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4分) 22. (1)事件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2分) 意义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证实了“地圆学说”。(6分,答出两项,言之成理即可) (2)动力方面蒸汽机、内燃机、电力(发电机)。 交通方面火车机车、汽船(轮船、汽车、飞机。电讯方面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通讯。(6分,每一方面列出一项即可) (3)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或经济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4分) 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分,言之成理即可) 23. (1)措施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或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新的内涵)。(6分) 影响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2分) (2)事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6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3)成果邓小平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6分) 认识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不能照抄照搬。(4分。每项2分,言之有理即可)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第8页(共8页)